漫漫苦修路 昂昂將帥風 - 訪張啟祥
—— 中國名酒武陵酒圖強走筆·情結篇(28)彩虹總在風雨后:訪張啟祥
周勇軍 田正校 張晶
人物簡介:張啟祥,常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。
眼前的張啟祥,面容剛毅,身材挺拔,從這位業余登山隊隊長的身上,看不出半點官架子。在常德市政府當過辦公室主任、建委主任,一直到現在的人大常委會副主任,官一步一步升遷,但是個性沒有變。不管是老百姓,還是窮朋友;不管是當年的部下,還是當年的學友,只要湊在了一起,無論飯館大不大、菜好不好、檔次高不高,酒是不可少的。落座后,筆者請張啟祥談談對武陵酒的看法,撩起了他的熱情:“我很欣賞你們這次專題報道的題目,武陵酒從過去到今天,確實是一路有風,一路有雨,真是‘漫漫苦修路,昂昂將帥風’。”
人們不會忘記,在上世紀70年代末,武陵酒剛剛誕生的時候,那真是可以唱“武陵酒的天,是明朗的天”。武陵酒面市的當年,找武陵酒廠索酒的訂單、便條如雪花般飄來。由于產量有限,供不應求,廠長常常外出“躲災”。特別是在湖南、湖北,酒宴上擺上一瓶武陵酒,是一種尊貴的象征。隨著改革開放逐步深入,計劃經濟時期的輝煌未能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得到延續。也許是武陵酒的春天來得太早,出現了“倒春寒”。當年,人聲鼎沸的銷售部曾一度門可羅雀,充滿希望的武陵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走進了漫長的嚴冬。在多年的時間里,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變革,這種可寫進中華民族酒史的飲品,終于沒有被扼殺在搖籃中,它以強大的、與生俱來的生命力證明了它的存在。
這時,張啟祥舒展了眉頭,加重語氣談到:“武陵酒的高調復出,與宋冠毅的氣魄、膽量、智慧是分不開的。這是因為他首先對武陵酒有著分不開、丟不下的情感。他來到廠里接任老總后,提出了讓‘中國名酒武陵酒回歸’的設想。為此,他請專家,請文人,請設計師合力為武陵酒搞包裝設計,搞產品宣傳,搞質量分析,為武陵酒的回歸之路掃除一切障礙,在幾年的回歸期里,做了以往十年,乃至更多年要做的事。現在擺在人們面前的少醬、中醬、上醬武陵酒,不僅外部質量儀表堂堂,而且內部質量優上加優。在全國酒界,人們不得不稱,武陵酒確實屬于酒中之尊品。”
彩虹總在風雨后。常德酒城的投資興建,正是武陵酒明天希望的所在。張啟祥笑了笑說:“如果把辦企業比作登太陽山,武陵酒現在已路程過半,但要說明的是,以后的山會越來越陡峭,路會越來越艱難。”按照武陵酒廠的設想,到2015年底,武陵酒廠將完成醬酒生態園建設,使武陵酒成為我省第一高端白酒品牌,同時躋身華南乃至華東地區第一高端白酒陣營,初步實現年銷售收入12至15億元。到那時,我們再看看武陵酒的天空,“赤橙黃綠青藍紫,誰持彩練當空舞”,武陵酒人會豪邁地回答,“我們!我們!”